■7月3日,陕西省政府发布《2019年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大力培育汽车、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现代化工等新支柱产业,提高总量占比,力争非能工业增长7.8%以上。
■7月17日,陕西省统计局公布今年1—6月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主要工业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2%。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陕西也在积极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工业调结构的过程中,我省全力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以良好的产业品质,助推陕西制造业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持续加速。
7月15日至26日,记者走访了多家龙头企业,通过他们的发展透视我省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现状。
一 高质量产业集群如何打造?
在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带动下,19户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园区。由此,这一西北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第一板”。
7月25日,咸阳市秦都区高科一路1号。
中国电子彩虹光电大楼的一层,放置着第一块8.6代液晶面板。在这块面板背后的工厂里,每天有5000块同等品质的产品被生产出来。它们被切割成不同的尺寸,通过“厂中厂”冠捷科技制作为成品,发往全球各地。
冠捷科技是全球第一大显示器制造商,在咸阳市拥有年产400万台电视机整机及200万片液晶模组的工厂。每天有一万多台在这里组装的电视机销往欧洲、中亚等地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背后,是冠捷科技与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就地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模式。通过空中连廊与生产线厂房的无缝对接,彩虹光电生产的液晶面板直接运到冠捷厂房,实现了在一个厂区内从面板到整机的一体化生产。
中国电子彩虹光电规划科技部部长申屠永华说:“液晶面板显示产业不仅自身产值巨大,而且有很长的产业链。如今,项目的带动作用明显,19户上下游配套企业已经落户咸阳高新区。”
不仅有冠捷科技,不断增多的配套企业,日趋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也让这一产业的环保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申屠永华介绍说:“在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带动下,园区形成了G8.6玻璃基板、林德制气、生益科技、冠石偏光片、卓英社背光模组、峻凌电子FT-LED面板等关键配套,冠捷科技整机、深圳合丰泰显示设备等终端应用,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面板和下游终端整机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新型显示板块的主要力量。”由此,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这一西北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第一板”。
电子信息产业在陕西有着辉煌的历史,彩虹显像管、黄河彩电、如意彩电等“陕西造”一度热销。随着市场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电子彩虹光电等电子信息产业新项目、新技术,有力推动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快速攀升。省统计局7月17日公布的陕西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主要工业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2%。
随着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加快建设并陆续发挥效益,园区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机的全产业链生产。截至目前,园区已实现500亿元的直接投资,未来10年还将形成一个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二 高新技术应用外延如何拓展?
铂力特的业务范围几乎完全覆盖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机械、能源动力、船舶制造等领域。良好的市场表现让它成为“科创板3D打印第一股”。
西安市高新区上林苑七路,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常年展示的近百张产品照片陈列,详细说明了金属3D打印在大到航天、航空、医疗、汽车,小到模具、文创产品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7月22日,铂力特正式登陆A股市场,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数据显示,铂力特自主研发了10余个型号的增材制造设备,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在国产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位居前列。良好的市场表现,使得铂力特在上市当天就成为“科创板3D打印第一股”。
近年来,我国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不断突破,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成立于2011年的铂力特,业务范围覆盖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机械、能源动力、科研院所、医疗研究、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及电子工业等领域。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铂力特顺势而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7年,铂力特荣获“全球3D打印OEM奖(企业)”,是中国唯一获奖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此后,铂力特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大专项多类增材制造科研攻关项目,同时与国内航空航天单位紧密合作,不断拓展新技术应用范围,成为陕西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名片之一。
外部环境不断向好,为像铂力特这样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多机遇。资料显示:近年来,我省3D打印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陕西省3D打印研发生产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陕西3D打印产业已经打通了从“技术研发中心—行业需求细分协作—产业基地孵化”的产业化路径。目前,84家3D打印企业和单位在增材制造、软件及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教育、医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度研究和大范围的应用。
三 行业标准如何定义?
今天,隆基绿能每公斤单晶硅的制作成本不到5美元,远低于此前20美元的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隆基绿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制造商。
7月17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隆基股份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1亿元到20.91亿元。
7月21日,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数据显示:西安市26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3%。在这一串上扬的数据背后,隆基绿能的贡献度可见一斑。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隆基绿能保持了多年的稳健经营,在全球61家知名光伏企业中财务健康指数排名第一,更以遥遥领先于行业的技术标准保持了绝对的发展优势。
早在2012年,隆基绿能就超前研判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致力于推动全球单晶硅产品成本下降。今天,隆基绿能每公斤单晶硅的制作成本不到5美元,远低于此前20美元的行业下限。重新定义行业标准的隆基绿能,带动单晶硅在国内光伏原料市场的占有率大幅提升,目前已超过27%,有力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升级换代。目前,隆基绿能产业已经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真正成为了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革新的推动者。
《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说:“从善用太阳的光芒到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始终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技术创新标准,以共享科技红利为技术创新的目的,以产品为先的独特价值引领产业发展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