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45岁的高伟(化名)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缓和许多,但他内心却有一种隐痛,因为他觉得这是用哥哥的命换来的。
父亲和高伟,或者说,和整个家庭的冲突源于一年前,这位70多岁的老人开始购买各种保健品,近乎痴迷。
和很多父母深陷保健品泥潭的家庭一样,高伟原本和睦宁静的家出现裂痕,有时是激烈的争吵,有时是静默的冷战。
“因为保健品,很多人的家庭关系一团糟,很多子女在承受莫大的痛苦。”后来,高伟找到了陈杰帮忙。
制造老人和子女间的矛盾
高伟是北京人,他的父母退休前都是高工,父亲直到今天还在外聘工作。高伟之前从未想过,父母会成为那种往家买各种保健品的人。
高伟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2017年,病情加重。
“最开始,我爸经常往家带一些小礼品,加湿器、空气净化剂,我以为这是他买的。两三个月后,我发现他带药回来,我一看,觉得完了,这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很多都是三无产品。”
和大多数子女一样,高伟首先做的是上网查询这些保健品是否正规,“在国家相关网站上根本查不到。”这些无法说服高伟的父亲,他认为这是儿子编造出来蒙自己的。
高伟曾经把父亲拉入陈杰组织的受害者同盟,那里面时常会发一些辨别保健品的信息。事后他发现,这些信息,父亲根本不会去看。高伟感到无力。对于高伟的经历,陈杰感同身受。
“我以前和我父亲也会有矛盾,但那是普通的家庭矛盾,事后彼此都能谅解,不会怨恨。但事关保健品的矛盾,像是会结仇一样。”陈杰觉得原因是,“那些卖保健品的人会反复做老年人的工作,甚至说一些诋毁子女的话,就是不停洗脑,制造老人和子女间的矛盾,最常说的,就是子女贪老人的钱,巴不得你们早点过世。他们培训的时候,常说的就是,年纪越大的老人越怕死,生病的老人最好骗。”
曾卧底过会销现场的陈杰见识过这些人的可怕:“他们对老人信息的掌握超出你的想象,不仅登记本人的,还有老伴的,包括几个子女,什么工作,平时什么时候来探望,以及家里谁作主。”陈杰在和一家保健品公司人员发生冲突时,对方清楚报出了他在哪儿工作,新买了什么车。